Fitting 顧明思義代表的就是"合身、適當",一台車算算元件也真的不太多,那到底要 Fit What?
整合 Serotta 或 FIST 系統的經驗,開端就在與你身體接觸的三個部分,分別是HANDLEBAR,SADDLE,以及SHOES及PADDLE!
完整理由,就留給大家想像空間了。
Everything is possible!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建立基礎能力
首先訂義基礎能力的在本文中的定義,"在創造能量的過程中,增加有氧的能力或是身體對於氧氣使用的能力"。它提高我們的能力去使用儲存的脂肪為能源,並允許提高了整體效率和耐力。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一個強大的有氧代謝能力對運動員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訓練的想法認為,只有長時間非常低強度的耐力訓練,這樣才能獲得這種能力。雖然我肯定同意有氧發展的重要性,我不同意這種方法。應該是,我相信有氧發展需要許多年,這是一個重大的原因,我總是為運動員,制定出一個多年計劃,這將使從常態及循序漸進的訓練中進步和獲得好處!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一個強大的有氧代謝能力對運動員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訓練的想法認為,只有長時間非常低強度的耐力訓練,這樣才能獲得這種能力。雖然我肯定同意有氧發展的重要性,我不同意這種方法。應該是,我相信有氧發展需要許多年,這是一個重大的原因,我總是為運動員,制定出一個多年計劃,這將使從常態及循序漸進的訓練中進步和獲得好處!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LeMond Fittness Power Pilots 比較篇
在確定Power Pilot可以讀取ANT+的心跳帶後,接下來當然是......,讓Power Pilot跟Edge 500都配對同一條心跳帶、速度以及迴轉率感測器,讓兩台的數據比較一下
速度、心跳、迴轉率一如預期一模一樣,功率的話Edge 500當然是沒有,那還可以比啥?
我最感興趣的是兩台的熱量數據差異,有帶心跳帶時,Edge 500會用心跳去計算熱量,那Power Pilot呢?其實我不知道它用的是啥辦法,雖然理論上可以交叉測試逆向工程出來,但是太麻煩了,所以就直接跟用心跳計算的Edge 500。
結果還不錯,踩踏的中間去檢查,兩台都互有領先的時候,但是數據都蠻接近的,踩完一個課表對照了一下,嗯嗯誤差可以接受!所以Power Pilot的熱量計算還算可以。
接下來把話題再度回到功率計算這件事,兩台一比較我終於有點看出端倪,功率篇說到,我覺得Power Pilot計算功率的主要依據有兩個,一個是速度感測器的計次資料,一個是海拔跟溫濕度,然後我提到希望再把迴轉率考慮進去。結果看了老半天終於發現,Power Pilot計算功率應該是有參考到迴轉率的,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我說的急停之後,功率不會馬上變成零的現象?
答案很簡單,因為急停之後,迴轉率的數字也不會瞬間變成零,而是慢慢降低,兩台都一樣,我本來以為兩台碼錶算迴轉率的公式不一樣。
迴轉率怎麼算的?我猜啦,做法就是把過去數秒內迴轉率感測器接收到的感應次數換算成一分鐘應該會轉幾次,就是迴轉率。
好了,套用這個邏輯你會發現,就算你在現在(0秒)停止踩踏,但是在下一秒(1秒)碼錶要計算轉率時,雖然0到1秒都沒有感應,但是往前推-1跟-2秒都有啊!所以算出來的迴轉率不會馬上變成0,除非你停止踩踏的連續時間超過迴轉率計算的累積秒數!
各位可以試試看,一開始我只是覺得很妙的是兩台碼錶計算迴轉率的採樣時間是一樣的,所以迴轉率數據隨時都是一致的,但是後來才驚覺,這跟計算功率之間的關係,當迴轉率數字一掉下去,Power Pilot的功率數字碼上就掉下去了,所以我現在認為是有參考迴轉率數據的,但是沒有參考速度的數據,之前解釋過了!
所以整理一下,我認為Power Pilot計算功率的依據有三樣:速度感測器的計次(這不是速度喔)、迴轉率、海拔與溫濕度,但是這樣還是不能解決踩踏急停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很亂,沒關係拿功率計試試看即可,踩啊踩的燃後停止踩踏,觀察一下迴轉率跟功率數字誰先變成零你就知道了!
其實這個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只是很有趣而已,再來就是嘗試回答一件事,就是功率計數據不穩定的現象,這件事是功率計的自然現象,英文叫做Stochastic。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功率數據常常是跳來跳去的,就算你覺得自己踩得很穩,但是就是常常發現功率數字一下子200,一下子180,一下子210,原因很簡單,就算功率計再準,但是環境一直是變動的,風阻、磨擦、坡度隨時都是變動的,再加上最要命的是,人的踩踏先天上就不是恆定輸出!不管你畫圓多強多順,也不管你是轉髖立骨盆用三小肌肉發力,這都會造成Stochastic ,這跟同樣用來估計強度的心跳不一樣,心跳不會瞬間跳來跳去,所以功率訓練,通常啦我看過所有的理論與書籍,都在強調Big Picture這件事,也就是不要太在意功率的瞬間變化,功率訓練通常不會要求你維持200W都不變,連正負10都不行,這是不合理的!定功率通常不是這樣搞的,再來就是就算把環境簡化,把車跟功率計搬到室內的訓練台上,Stochastic仍然存在,只是跟實際道路比,比較沒這麼誇張,因為你的踩踏一樣不是恆定的
說這麼多做啥?那就是我在觀察Power Pilot計算出來的功率數字,有沒有Stochastic?
其實還是有,就算我很努力的把迴轉率跟速度都維持一模一樣,真的是一模一樣好幾秒喔!功率數字還是會跳動,為什麼我大概有猜啦,就是跟那三個計算依據有關,說這些也不是為了Power Pilot解套,它功率就是用算的,也真的有它的問題存在,不過我的感覺是......其實是可以用的,用來跑功率課表是沒問題的
不過我的感覺是......其實是可以用的,用來跑功率課表是沒問題的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速度、心跳、迴轉率一如預期一模一樣,功率的話Edge 500當然是沒有,那還可以比啥?
我最感興趣的是兩台的熱量數據差異,有帶心跳帶時,Edge 500會用心跳去計算熱量,那Power Pilot呢?其實我不知道它用的是啥辦法,雖然理論上可以交叉測試逆向工程出來,但是太麻煩了,所以就直接跟用心跳計算的Edge 500。
結果還不錯,踩踏的中間去檢查,兩台都互有領先的時候,但是數據都蠻接近的,踩完一個課表對照了一下,嗯嗯誤差可以接受!所以Power Pilot的熱量計算還算可以。
接下來把話題再度回到功率計算這件事,兩台一比較我終於有點看出端倪,功率篇說到,我覺得Power Pilot計算功率的主要依據有兩個,一個是速度感測器的計次資料,一個是海拔跟溫濕度,然後我提到希望再把迴轉率考慮進去。結果看了老半天終於發現,Power Pilot計算功率應該是有參考到迴轉率的,那為什麼還會出現我說的急停之後,功率不會馬上變成零的現象?
答案很簡單,因為急停之後,迴轉率的數字也不會瞬間變成零,而是慢慢降低,兩台都一樣,我本來以為兩台碼錶算迴轉率的公式不一樣。
迴轉率怎麼算的?我猜啦,做法就是把過去數秒內迴轉率感測器接收到的感應次數換算成一分鐘應該會轉幾次,就是迴轉率。
好了,套用這個邏輯你會發現,就算你在現在(0秒)停止踩踏,但是在下一秒(1秒)碼錶要計算轉率時,雖然0到1秒都沒有感應,但是往前推-1跟-2秒都有啊!所以算出來的迴轉率不會馬上變成0,除非你停止踩踏的連續時間超過迴轉率計算的累積秒數!
各位可以試試看,一開始我只是覺得很妙的是兩台碼錶計算迴轉率的採樣時間是一樣的,所以迴轉率數據隨時都是一致的,但是後來才驚覺,這跟計算功率之間的關係,當迴轉率數字一掉下去,Power Pilot的功率數字碼上就掉下去了,所以我現在認為是有參考迴轉率數據的,但是沒有參考速度的數據,之前解釋過了!
所以整理一下,我認為Power Pilot計算功率的依據有三樣:速度感測器的計次(這不是速度喔)、迴轉率、海拔與溫濕度,但是這樣還是不能解決踩踏急停的問題,如果你覺得很亂,沒關係拿功率計試試看即可,踩啊踩的燃後停止踩踏,觀察一下迴轉率跟功率數字誰先變成零你就知道了!
其實這個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只是很有趣而已,再來就是嘗試回答一件事,就是功率計數據不穩定的現象,這件事是功率計的自然現象,英文叫做Stochastic。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功率數據常常是跳來跳去的,就算你覺得自己踩得很穩,但是就是常常發現功率數字一下子200,一下子180,一下子210,原因很簡單,就算功率計再準,但是環境一直是變動的,風阻、磨擦、坡度隨時都是變動的,再加上最要命的是,人的踩踏先天上就不是恆定輸出!不管你畫圓多強多順,也不管你是轉髖立骨盆用三小肌肉發力,這都會造成Stochastic ,這跟同樣用來估計強度的心跳不一樣,心跳不會瞬間跳來跳去,所以功率訓練,通常啦我看過所有的理論與書籍,都在強調Big Picture這件事,也就是不要太在意功率的瞬間變化,功率訓練通常不會要求你維持200W都不變,連正負10都不行,這是不合理的!定功率通常不是這樣搞的,再來就是就算把環境簡化,把車跟功率計搬到室內的訓練台上,Stochastic仍然存在,只是跟實際道路比,比較沒這麼誇張,因為你的踩踏一樣不是恆定的
說這麼多做啥?那就是我在觀察Power Pilot計算出來的功率數字,有沒有Stochastic?
其實還是有,就算我很努力的把迴轉率跟速度都維持一模一樣,真的是一模一樣好幾秒喔!功率數字還是會跳動,為什麼我大概有猜啦,就是跟那三個計算依據有關,說這些也不是為了Power Pilot解套,它功率就是用算的,也真的有它的問題存在,不過我的感覺是......其實是可以用的,用來跑功率課表是沒問題的
不過我的感覺是......其實是可以用的,用來跑功率課表是沒問題的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LeMond Fittness Power Pilots 資料篇
趁著空檔偷偷打,這一篇保證精彩!
幾乎所有現代的訓練用單車碼錶,都有記錄訓練過程的功能,簡單的告訴你騎了多遠,平均速度多快,心跳多高啦等等等!
複雜的還會一秒一秒記錄所有的資訊,然後還可以傳回電腦用更好的軟體來看來分析,所以幾個重點就是,可以儲存什麼資料?用多久的時間間隔儲存?可以傳到電腦上嗎?電腦上要用啥軟體去讀取?
讓我們一樣一樣來,Power Pilot可以儲存訓練過程的資料,記錄方式跟Garmin差不多,按Start開始,按Stop結束,不過它沒有Lap的概念。
儲存後的資料在碼錶上看起來是這樣,跟一般的碼錶差不多,就是一些基本的統計數字,最大、平均功率啦心跳啦速度啦迴轉速啦!
但是這不是我們要喝的水,再來就是......這些資料要怎麼傳到電腦上?Power Pilot上有一個USB插槽,所以就是透過USB隨身碟去傳遞資料,不要問我USB硬碟能不能用啊......總之搞條隨身碟就是了,把隨身碟插上電腦,要揭曉了,Power Pilot的資料是用什麼檔案格式儲存的?
答案就是CSV,應該很多人知道這是什麼,不知道沒關係,今天大放送,一行一行教你看
CSV就是一個純文字檔,利用逗號(comma)去區分一筆一筆的資料,首先我們看第一行,這一行比較不一樣,從頭讀過來,首先是電風扇的學名啦韌體版本啦,記錄的時間日期等等
再來請注意Alt Temp Hum Tire這幾個數字,還記得設定篇我提過的東西嗎?這四個就是分別代表海拔高度、溫度、濕度跟輪徑,然後CF是啥我不知道,哈哈哈!
這樣懂了沒?再來第二行跟第三行以後都要一起看,簡單講第三行開始才是資料,但是第二行告訴你這些資料是啥!直接講答案,每一行分別記錄著......時間,速度,距離,功率,心跳,迴轉率,然後一秒記一次,所以每行的秒差都是一秒,幾乎所有的碼錶都是這樣記錄的,只是格式不見得一樣,如果你看過的話,以前我們玩GPS軌跡也是差不多啦!
好了,資料有了,問題來了,光看CSV相信大部人一定看不懂,我也一樣,所以要用什麼軟體去讀取這些資料並且分析?我們的目標是WKO+,以功率分析來說,它還是目前的指標
而WKO+也吃CSV格式的檔案,喔耶!
另外TrainingPeaks也有網頁版的資料分析軟體,跟Garmin Connect差不多,結果......
WKO+套件的Device Agent經過手動更新後,出現支援Lemond Power Pilot的選項,透過Device Agent,Power Pilot的CSV檔就可以直接上傳到Training Peaks的網站或者是WKO+裡了,CSV檔裡的第一行,也就是被我手動砍掉的,會變成註解,所以這樣一切就說得過去了,Device Agent做的,也不過就是把第一行當註解,從第二行開始抓資料,這下就很清楚了。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電風扇資料記錄、上傳、分析是沒問題的,資料的種類也足夠發揮WKO+的大部分功能了。再來就是真正做一些測試,例如測測FTP啦,找個功率課表踩踩啦,看電影順便踩踩啦之類的來看結果!
Power Pilot的訴求跟原本預計的功能其實是都有了,只是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它的點子還是蠻不錯的,硬體的規劃都沒問題,只要軟體改一改即可
應該這樣講,碼錶本身的韌體是沒有太大的問題,CSV內容也是OK的,現在這個年代,這類的訓練器材訴求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牽涉到的範圍從感測器接收資料到碼錶儲存到電腦端分析軟體都是一整套的,所以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幾乎所有現代的訓練用單車碼錶,都有記錄訓練過程的功能,簡單的告訴你騎了多遠,平均速度多快,心跳多高啦等等等!
複雜的還會一秒一秒記錄所有的資訊,然後還可以傳回電腦用更好的軟體來看來分析,所以幾個重點就是,可以儲存什麼資料?用多久的時間間隔儲存?可以傳到電腦上嗎?電腦上要用啥軟體去讀取?
讓我們一樣一樣來,Power Pilot可以儲存訓練過程的資料,記錄方式跟Garmin差不多,按Start開始,按Stop結束,不過它沒有Lap的概念。
儲存後的資料在碼錶上看起來是這樣,跟一般的碼錶差不多,就是一些基本的統計數字,最大、平均功率啦心跳啦速度啦迴轉速啦!
但是這不是我們要喝的水,再來就是......這些資料要怎麼傳到電腦上?Power Pilot上有一個USB插槽,所以就是透過USB隨身碟去傳遞資料,不要問我USB硬碟能不能用啊......總之搞條隨身碟就是了,把隨身碟插上電腦,要揭曉了,Power Pilot的資料是用什麼檔案格式儲存的?
答案就是CSV,應該很多人知道這是什麼,不知道沒關係,今天大放送,一行一行教你看
CSV就是一個純文字檔,利用逗號(comma)去區分一筆一筆的資料,首先我們看第一行,這一行比較不一樣,從頭讀過來,首先是電風扇的學名啦韌體版本啦,記錄的時間日期等等
再來請注意Alt Temp Hum Tire這幾個數字,還記得設定篇我提過的東西嗎?這四個就是分別代表海拔高度、溫度、濕度跟輪徑,然後CF是啥我不知道,哈哈哈!
這樣懂了沒?再來第二行跟第三行以後都要一起看,簡單講第三行開始才是資料,但是第二行告訴你這些資料是啥!直接講答案,每一行分別記錄著......時間,速度,距離,功率,心跳,迴轉率,然後一秒記一次,所以每行的秒差都是一秒,幾乎所有的碼錶都是這樣記錄的,只是格式不見得一樣,如果你看過的話,以前我們玩GPS軌跡也是差不多啦!
好了,資料有了,問題來了,光看CSV相信大部人一定看不懂,我也一樣,所以要用什麼軟體去讀取這些資料並且分析?我們的目標是WKO+,以功率分析來說,它還是目前的指標
而WKO+也吃CSV格式的檔案,喔耶!
另外TrainingPeaks也有網頁版的資料分析軟體,跟Garmin Connect差不多,結果......
WKO+套件的Device Agent經過手動更新後,出現支援Lemond Power Pilot的選項,透過Device Agent,Power Pilot的CSV檔就可以直接上傳到Training Peaks的網站或者是WKO+裡了,CSV檔裡的第一行,也就是被我手動砍掉的,會變成註解,所以這樣一切就說得過去了,Device Agent做的,也不過就是把第一行當註解,從第二行開始抓資料,這下就很清楚了。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電風扇資料記錄、上傳、分析是沒問題的,資料的種類也足夠發揮WKO+的大部分功能了。再來就是真正做一些測試,例如測測FTP啦,找個功率課表踩踩啦,看電影順便踩踩啦之類的來看結果!
Power Pilot的訴求跟原本預計的功能其實是都有了,只是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它的點子還是蠻不錯的,硬體的規劃都沒問題,只要軟體改一改即可
應該這樣講,碼錶本身的韌體是沒有太大的問題,CSV內容也是OK的,現在這個年代,這類的訓練器材訴求的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牽涉到的範圍從感測器接收資料到碼錶儲存到電腦端分析軟體都是一整套的,所以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LeMond Fittness Power Pilots 功率篇
功率的功能是Power Pilot一個很重要的訴求,從名稱就看得出來,然後螢幕中央顯示的就是功率,可見這個數據多重要,但是它是怎麼做到的?
上面這張圖,左邊那個原廠稱為Power Transmitter,但是我一直稱呼它為速度感測器,為什麼?
因為就感測器的功能來說,它的確只是傳回ANT+速度訊號的感測器,原理我也說過了,它不會傳出功率的資訊,真的沒有,用Garmin Edge 500啥都功率數據都收不到,所以呢?這個很重點的功能是用馬錶算的?
是的的確是這樣,Power Pilot跟大部分有功率功能的訓練台一樣,功率都是算出來的,這可以理解,功率計很貴的,所以訓練台用計算的方式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準不準?
絕大部份我用過的固定式訓練台的功率都是快樂表,包含我自己用的ELITE Chrono Wireless,這用PT就可以很容易比較,但是電風扇不裝後輪,所以要用大盤功率計比較,佑佑比較過,快樂一點點,不過那次的比較有點問題,之後再說。
功率用算的沒關係,問題是怎麼算的?請參考電風扇初體驗--車友心得分享, 我在上面電風扇初體驗裡解釋過電風扇的原理,這裡不重複說一次,不過簡單講,電風扇利用一個鐵鑄的風扇去模擬平路騎車的感覺,驅動這個鐵鑄的風扇需要兩個力道,一個是提供很重的風扇轉動慣量,一個是提供克服風扇產生風阻的力量,前者模擬平路騎車的慣性,後者模擬平路騎車的阻力,最主要是風阻。所以簡單說,如果知道這個鐵鑄風扇的能量,就可以推測目前踩踏的功率
只用那個速度感測器是怎麼辦到的?我之前以為風扇本身應該有個扭力計還是啥的東西,但是一來這很貴,二來這需要電,所以應該都不是。讓我們回到速度感測器的偵測原理,很簡單,磁鐵感應一次,就表示輪子轉了一圈,這個時間加上輪徑的參數,速度就出來了。請注意速度感測器傳給碼錶的不是速度這個結果,而是一圈一圈的計次,碼錶再由計次的間隔加上輪徑去推算時間。
所以......Power Pilot是用速度去算功率?本來我也以為是這樣,但是不是。設定篇有講過,把輪徑設成很誇張的數字,顯示的速度也會跟著變得很誇張,但是功率不會...嘿嘿嘿!有趣了!
所以功率計算的依據是一圈一圈計次的間隔,飛輪每轉一圈,就會帶動齒輪再帶動鐵鑄的風扇
所以如果知道風扇的重量跟風阻係數,理論上計算功率就不難了!風扇的重量很簡單,原廠一定很清楚,那風阻呢?這是最難的東西耶!還記得設定篇那個海拔高度的設定嗎?其實答案手冊上有說,它是綜合海拔高度、溫度跟濕度去計算阻力的,Power Pilot可以顯示溫度,但是濕度沒顯示,我也看不出來裝在碼錶的哪裡,不過原理應該就是類似這樣!回到佑佑上次跟SRM的比較,他說誤差在20W以內, 但是那時碼錶的海拔高度被設定成300公尺,所以......
請代理商再借我SRM試試看!.
簡單講,藉由鐵鑄風扇的轉速度,加上空氣條件(海拔、溫度、濕度)換算出來的風阻力量,這樣的確可以預估風扇所擁有的轉動慣量以及阻力,這些能量一定都是騎者提供的,所以就是功率了,當然這不會百分之百準確,理由我也懶得掰了,總之這是我們試過功率最不快樂的訓練台,所以廠商說那個叫Power Transmitter也沒錯啦,只是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那這樣的算法有沒有缺點?撇開準確性的問題,我目前遇到有一個,這樣講好了,如果你用過車用的功率計,不管是大盤的還是後花鼓的,當你踩踩踩,然後馬上停止踩動時,功率計的功率應該會馬上變成0,因為功率計接收不到扭力計的改變,實際上功率計算出來的是車上某個地方的受力,但是因為這個特性,我們說功率計是可以反映人的出力的,但是......猜出來了嗎?電風扇就不是這樣了,當你踩電風扇踩的正爽的時候,突然停腳,風扇因為本身的慣性,還是會呼呼呼的一直轉,這時候功率數字就不是0了,雖然......碼錶本身有對這個現象做出修正,但是功率數字不會瞬間歸零,會等個幾秒吧!
這是我認為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好解,把迴轉率放進計算即可!迴轉率變成0,就表示踩踏停止了,這樣只要用軟體就可以解決了,我玩功率計的經驗 在加速度的時候攻率是向上爬升 可是速度穩定後攻率會是向下掉的 如果用速度去推算加速到時速30然後穩住 這樣會看不出來功率掉下來的情況,為什麼我會對這個現象比較龜毛?
因為電風扇是我是過最接近平路騎車感覺的訓練台,我相信很多車友,騎平路會是踩踩停一下、踩踩停一下這樣子騎的,這種模式在電風扇上可以得到最接近真實的回饋,固定阻尼的訓練台跟滾筒這種特性都不明顯,所以我會希望功率的計算能把這個現象考慮進去,這樣功率數據應該會更接近真實的狀況!這玩意只能模擬一個非常簡化過的環境,風阻平穩,不考慮重力的影響。
實際上電風扇速度跟功率的對照關係我還要多踩踩,不過我很確定它的功率不是用速度再去換算的,功率怎麼來的果然是另文章比較好,廢話一堆,希望這樣講大家能了解個大概!
在等速度中風阻越大應該是功率越高吧~而且實際在路上騎慣性帶起來後所出的力會比加速度還少也很正常阿~ 所以做功率訓練才只能找阻力式訓練台練,因為滾筒的功率拉不起來,速度一穩下來功率就掉了,除非是在一直加速度的狀態,這反而會影響到踩踏的頻率,變成為了 拉功率越踩越快!
也是因為這樣才體會到"出力"這件事對於實際騎在路上的相互關係 其實沒有那麼正相關,這也是功率騎程中要練到穩定很難的地方,功率的及時反應,如果用換算的會不會顯示出太過穩定的現象? 有沒有辦法呈現出功率的在時間軸中顯示的變化?碼錶的數據是不是可以很精確的用時間軸的圖示顯示?的確碼錶只能看出最大平均啦這類的單一數字,簡單講,能不能傳到電腦上看?
因為我自己的經驗 維持時速30很容易 但是維持功率200正負10很難,因為出力的變化感覺不夠敏銳,這是我需要依賴功率計的地方,這是接下來的重點,佑佑跟我最想搞清楚的也是這個
所以才會覺得若是功率計本身有慣性的問題...那功率數據的敏銳度不就消失了?
先預告一下,原廠說可以傳到WKO+裡,這是一定要試試看的東西,哪個車友來做一下實驗吧, 我沒認識有SRM的,Power Hub 一定會有一些delay現像,因為不是很直接,當你在踩定速,或固定轉速時,lag 1定比srm 大,所以有時會200w 然後跳 230w 或180w, 其實用power tap,最大好處,在於騎車時會有3D 想法,讓你省力又有效率...,我沒比較過PT跟SRM,所以都當成差不多,不過電風扇功率的反應我感覺啦...比PT更遲鈍一些。SRM 貴是有道理...您假如是pro LT 380w , 您決定用360w 攻擊這段 , 有時lag 1~2秒,會干擾....
當我知道它是估算的後,基本上我個人感受到他的敏銳度就不會太高了!若要拿他來跟srm做比較,那就會更好笑了,但我想知道它是不是一個良好的訓練工具。這當然是不用期待它能跟SRM比,價格功能定位都不一樣的東西,只是它的點子不得不讓人家佩服,在有限的條件裡盡量去達到它想要的訴求!我猜啦......原廠應該有用功率大盤校正,不管是要調參數還是微調公式還是啥的!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上面這張圖,左邊那個原廠稱為Power Transmitter,但是我一直稱呼它為速度感測器,為什麼?
因為就感測器的功能來說,它的確只是傳回ANT+速度訊號的感測器,原理我也說過了,它不會傳出功率的資訊,真的沒有,用Garmin Edge 500啥都功率數據都收不到,所以呢?這個很重點的功能是用馬錶算的?
是的的確是這樣,Power Pilot跟大部分有功率功能的訓練台一樣,功率都是算出來的,這可以理解,功率計很貴的,所以訓練台用計算的方式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準不準?
絕大部份我用過的固定式訓練台的功率都是快樂表,包含我自己用的ELITE Chrono Wireless,這用PT就可以很容易比較,但是電風扇不裝後輪,所以要用大盤功率計比較,佑佑比較過,快樂一點點,不過那次的比較有點問題,之後再說。
功率用算的沒關係,問題是怎麼算的?請參考電風扇初體驗--車友心得分享, 我在上面電風扇初體驗裡解釋過電風扇的原理,這裡不重複說一次,不過簡單講,電風扇利用一個鐵鑄的風扇去模擬平路騎車的感覺,驅動這個鐵鑄的風扇需要兩個力道,一個是提供很重的風扇轉動慣量,一個是提供克服風扇產生風阻的力量,前者模擬平路騎車的慣性,後者模擬平路騎車的阻力,最主要是風阻。所以簡單說,如果知道這個鐵鑄風扇的能量,就可以推測目前踩踏的功率
只用那個速度感測器是怎麼辦到的?我之前以為風扇本身應該有個扭力計還是啥的東西,但是一來這很貴,二來這需要電,所以應該都不是。讓我們回到速度感測器的偵測原理,很簡單,磁鐵感應一次,就表示輪子轉了一圈,這個時間加上輪徑的參數,速度就出來了。請注意速度感測器傳給碼錶的不是速度這個結果,而是一圈一圈的計次,碼錶再由計次的間隔加上輪徑去推算時間。
所以......Power Pilot是用速度去算功率?本來我也以為是這樣,但是不是。設定篇有講過,把輪徑設成很誇張的數字,顯示的速度也會跟著變得很誇張,但是功率不會...嘿嘿嘿!有趣了!
所以功率計算的依據是一圈一圈計次的間隔,飛輪每轉一圈,就會帶動齒輪再帶動鐵鑄的風扇
所以如果知道風扇的重量跟風阻係數,理論上計算功率就不難了!風扇的重量很簡單,原廠一定很清楚,那風阻呢?這是最難的東西耶!還記得設定篇那個海拔高度的設定嗎?其實答案手冊上有說,它是綜合海拔高度、溫度跟濕度去計算阻力的,Power Pilot可以顯示溫度,但是濕度沒顯示,我也看不出來裝在碼錶的哪裡,不過原理應該就是類似這樣!回到佑佑上次跟SRM的比較,他說誤差在20W以內, 但是那時碼錶的海拔高度被設定成300公尺,所以......
請代理商再借我SRM試試看!.
簡單講,藉由鐵鑄風扇的轉速度,加上空氣條件(海拔、溫度、濕度)換算出來的風阻力量,這樣的確可以預估風扇所擁有的轉動慣量以及阻力,這些能量一定都是騎者提供的,所以就是功率了,當然這不會百分之百準確,理由我也懶得掰了,總之這是我們試過功率最不快樂的訓練台,所以廠商說那個叫Power Transmitter也沒錯啦,只是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那這樣的算法有沒有缺點?撇開準確性的問題,我目前遇到有一個,這樣講好了,如果你用過車用的功率計,不管是大盤的還是後花鼓的,當你踩踩踩,然後馬上停止踩動時,功率計的功率應該會馬上變成0,因為功率計接收不到扭力計的改變,實際上功率計算出來的是車上某個地方的受力,但是因為這個特性,我們說功率計是可以反映人的出力的,但是......猜出來了嗎?電風扇就不是這樣了,當你踩電風扇踩的正爽的時候,突然停腳,風扇因為本身的慣性,還是會呼呼呼的一直轉,這時候功率數字就不是0了,雖然......碼錶本身有對這個現象做出修正,但是功率數字不會瞬間歸零,會等個幾秒吧!
這是我認為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好解,把迴轉率放進計算即可!迴轉率變成0,就表示踩踏停止了,這樣只要用軟體就可以解決了,我玩功率計的經驗 在加速度的時候攻率是向上爬升 可是速度穩定後攻率會是向下掉的 如果用速度去推算加速到時速30然後穩住 這樣會看不出來功率掉下來的情況,為什麼我會對這個現象比較龜毛?
因為電風扇是我是過最接近平路騎車感覺的訓練台,我相信很多車友,騎平路會是踩踩停一下、踩踩停一下這樣子騎的,這種模式在電風扇上可以得到最接近真實的回饋,固定阻尼的訓練台跟滾筒這種特性都不明顯,所以我會希望功率的計算能把這個現象考慮進去,這樣功率數據應該會更接近真實的狀況!這玩意只能模擬一個非常簡化過的環境,風阻平穩,不考慮重力的影響。
實際上電風扇速度跟功率的對照關係我還要多踩踩,不過我很確定它的功率不是用速度再去換算的,功率怎麼來的果然是另文章比較好,廢話一堆,希望這樣講大家能了解個大概!
在等速度中風阻越大應該是功率越高吧~而且實際在路上騎慣性帶起來後所出的力會比加速度還少也很正常阿~ 所以做功率訓練才只能找阻力式訓練台練,因為滾筒的功率拉不起來,速度一穩下來功率就掉了,除非是在一直加速度的狀態,這反而會影響到踩踏的頻率,變成為了 拉功率越踩越快!
也是因為這樣才體會到"出力"這件事對於實際騎在路上的相互關係 其實沒有那麼正相關,這也是功率騎程中要練到穩定很難的地方,功率的及時反應,如果用換算的會不會顯示出太過穩定的現象? 有沒有辦法呈現出功率的在時間軸中顯示的變化?碼錶的數據是不是可以很精確的用時間軸的圖示顯示?的確碼錶只能看出最大平均啦這類的單一數字,簡單講,能不能傳到電腦上看?
因為我自己的經驗 維持時速30很容易 但是維持功率200正負10很難,因為出力的變化感覺不夠敏銳,這是我需要依賴功率計的地方,這是接下來的重點,佑佑跟我最想搞清楚的也是這個
所以才會覺得若是功率計本身有慣性的問題...那功率數據的敏銳度不就消失了?
先預告一下,原廠說可以傳到WKO+裡,這是一定要試試看的東西,哪個車友來做一下實驗吧, 我沒認識有SRM的,Power Hub 一定會有一些delay現像,因為不是很直接,當你在踩定速,或固定轉速時,lag 1定比srm 大,所以有時會200w 然後跳 230w 或180w, 其實用power tap,最大好處,在於騎車時會有3D 想法,讓你省力又有效率...,我沒比較過PT跟SRM,所以都當成差不多,不過電風扇功率的反應我感覺啦...比PT更遲鈍一些。SRM 貴是有道理...您假如是pro LT 380w , 您決定用360w 攻擊這段 , 有時lag 1~2秒,會干擾....
當我知道它是估算的後,基本上我個人感受到他的敏銳度就不會太高了!若要拿他來跟srm做比較,那就會更好笑了,但我想知道它是不是一個良好的訓練工具。這當然是不用期待它能跟SRM比,價格功能定位都不一樣的東西,只是它的點子不得不讓人家佩服,在有限的條件裡盡量去達到它想要的訴求!我猜啦......原廠應該有用功率大盤校正,不管是要調參數還是微調公式還是啥的!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LeMond Fittness Power Pilots 設定篇
再來談談Power Pilot碼表本身的一些設定,這個會跟碼錶運作的原理有關,也會跟數據有關。
需要設定的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跟強度有關,就是心跳跟功率強度區間的設定,對強度區間有概念的車友,這些大概就很簡單了。心跳部份,需要的參數有最大心跳、休息心跳、LT心跳。
然後心跳區間分七區,都可以自訂,功率部分,需要的參數就是最重要的FTP,功率區間分六區,也可以自訂。
在這裡要說明的是,區間的定義只有數學意義,沒有生理意義,絕大部分的碼錶都是這樣,生理意義需要自己搞清楚,除了PT的第二代電子雞。
不過Power Pilot的功率區間預設範圍相當接近Allen Hunter用的那一套,簡單講六個區間分別對應從恢復到無氧的這六個,強度區間的設定大概就是這樣,這會跟碼錶的訓練功能有關,以後再詳述。
再來就是一般的設定,首先幾個很普通的有日期、時間、公制/英制單位,這個不用多做解釋,再來有兩個很重要的,首先是輪徑,這個聽起來沒什麼,每個碼錶都需要輸入輪徑,搭配速度感測器算速度要用的,但是......電風扇沒有後輪啊!!!整個後輪系統都被它的飛輪、風扇等機構替代了,所以輪徑該輸入多少?我覺得原廠應該要給個數據,我是用一般23C的輪徑啦,改變輪徑的確會改變碼表顯示的速度,所以這點很重要。
最後是一個很妙的數據,那就是海拔高度,它要你輸入電風扇的海拔高度,很妙吧。這用在哪裡?這就跟Power Pilot一個很主要的訴求有關了,那就是功率。
這是下一回的主題。
我們已發信詢問輪徑問題。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需要設定的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跟強度有關,就是心跳跟功率強度區間的設定,對強度區間有概念的車友,這些大概就很簡單了。心跳部份,需要的參數有最大心跳、休息心跳、LT心跳。
然後心跳區間分七區,都可以自訂,功率部分,需要的參數就是最重要的FTP,功率區間分六區,也可以自訂。
在這裡要說明的是,區間的定義只有數學意義,沒有生理意義,絕大部分的碼錶都是這樣,生理意義需要自己搞清楚,除了PT的第二代電子雞。
不過Power Pilot的功率區間預設範圍相當接近Allen Hunter用的那一套,簡單講六個區間分別對應從恢復到無氧的這六個,強度區間的設定大概就是這樣,這會跟碼錶的訓練功能有關,以後再詳述。
再來就是一般的設定,首先幾個很普通的有日期、時間、公制/英制單位,這個不用多做解釋,再來有兩個很重要的,首先是輪徑,這個聽起來沒什麼,每個碼錶都需要輸入輪徑,搭配速度感測器算速度要用的,但是......電風扇沒有後輪啊!!!整個後輪系統都被它的飛輪、風扇等機構替代了,所以輪徑該輸入多少?我覺得原廠應該要給個數據,我是用一般23C的輪徑啦,改變輪徑的確會改變碼表顯示的速度,所以這點很重要。
最後是一個很妙的數據,那就是海拔高度,它要你輸入電風扇的海拔高度,很妙吧。這用在哪裡?這就跟Power Pilot一個很主要的訴求有關了,那就是功率。
這是下一回的主題。
我們已發信詢問輪徑問題。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關於GARMIN 碼錶上的熱量計算
以下是車友討論的內容,主要針對碼錶上熱量上計算出現的不同情況做解釋,了解了計算方式,才能適當安排訓練!
在305的年代,計算熱量用的只是速度跟時間,到了705,用的是速度跟上升高度。(註:305 705 ....為GARMIN 的型號)
這兩者都有高估的問題,705特別嚴重
到了FR 410以後,改用心跳算熱量,這個技術是買來的
500 310XT 800都是用這個算法
但是最近Garmin的跑步錶用的算法又不一樣了,一樣用心跳,但是公式不同
用心跳就比較好一點,要驗證很簡單
下次用800一樣跑北橫,然後不戴心跳帶,快樂的熱量就會出來了,雖然不會比705誇張
想要知道最準的消耗能量,直接看功率計的總作工KJ,這個最準
通常人的能量消耗轉換的效率是20%到25%
換算一下消耗的卡路里就出來了,但是沒有心跳錶用這個去算熱量
昨天心跳帶沒電,同樣一段五指山路程,熱量消耗就比先前有心跳記錄多了400大卡,
嗯嗯,這就是因為沒有心跳500會回頭用速度去算熱量
再一招更狠的,把GPS關掉把感測器關掉,心跳跟速度都沒有出去騎一圈看看熱量是多少
會更快樂嗎?
這時候......時間跟體重跟某些錶裡的運動量就上場了
大部分的運動碼錶就是這樣算的
不一定耶,要看公式,我主要的意思是算熱量的依據有很多種,參數都不一樣,不用太在意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在305的年代,計算熱量用的只是速度跟時間,到了705,用的是速度跟上升高度。(註:305 705 ....為GARMIN 的型號)
這兩者都有高估的問題,705特別嚴重
到了FR 410以後,改用心跳算熱量,這個技術是買來的
500 310XT 800都是用這個算法
但是最近Garmin的跑步錶用的算法又不一樣了,一樣用心跳,但是公式不同
用心跳就比較好一點,要驗證很簡單
下次用800一樣跑北橫,然後不戴心跳帶,快樂的熱量就會出來了,雖然不會比705誇張
想要知道最準的消耗能量,直接看功率計的總作工KJ,這個最準
通常人的能量消耗轉換的效率是20%到25%
換算一下消耗的卡路里就出來了,但是沒有心跳錶用這個去算熱量
昨天心跳帶沒電,同樣一段五指山路程,熱量消耗就比先前有心跳記錄多了400大卡,
嗯嗯,這就是因為沒有心跳500會回頭用速度去算熱量
再一招更狠的,把GPS關掉把感測器關掉,心跳跟速度都沒有出去騎一圈看看熱量是多少
會更快樂嗎?
這時候......時間跟體重跟某些錶裡的運動量就上場了
大部分的運動碼錶就是這樣算的
不一定耶,要看公式,我主要的意思是算熱量的依據有很多種,參數都不一樣,不用太在意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LeMond Fittness Power Pilots 安裝篇
針對我們代理的商品 LeMond Fittness Power Pilots 我們邀請對於功率訓練及電子產品非常熟悉的專家,以中立的角度為大家解說,期待大家對於商品能夠有更多的認識。
今天的主角是這個,電風扇專用的碼錶套件 www.lemondfitness.com/product_detai... 功能請參考原廠網頁,接下來我會盡量說仔細,比手冊還仔細我保證。
整套連電風扇裝起來大概就是這樣,電風扇基本上就是一個不用插電的固定式訓練台,裝上Power Pilot後也一樣,所以碼表本身跟感測器都是裝乾電池運作的。
碼表本身蠻大的,螢幕也蠻大的,幾乎所有的資訊都在上面,可以裝在龍頭、橫把、甚至輪胎上。從螢幕大概就可以看出來這個碼錶的功能,可以顯示速度、迴轉率、心跳、功率等資訊,其實還有距離跟熱量,分別是跟速度、心跳共用欄位。
當然這些數據不會憑空跳出來,總是要透過一些手段,方法主要是透過三個感測器, 分別是心跳帶、迴轉率感測器、速度感測器。
在畫面中,心跳帶就地上那條,迴轉率感測器是後下叉上那個方方黑黑的,束線帶沒剪掉的那個;速度感測器在右邊那個黑色的大飛輪的旁邊,一個銀色的小東西。心跳帶原理就不講了,迴轉率感測器跟一般的一樣是透過曲柄的磁鐵感應,速度感測器比較麻煩一點。
這樣看比較清楚,基本上速度感測器就是鎖在支架的頂端,旁邊就是黑色的大飛輪,然後請注意飛輪上那個圓形螺絲下面的那個小小片金屬,那個是磁鐵。所以其實原理都一樣,透過電風扇預先留好的孔位跟磁鐵,速度感測器就是這樣把一圈一圈的計次資料傳回碼錶,然後由碼錶算出速度,三個感測器大致就是這樣,其實原理都一樣啦。
再來要聊的是配對這件事,我原本以為這三個感測器都是ANT+的感測器,所以一個想要知道的是跟ANT+碼錶的相容性,啊就是Garmin Edge 500啦!不過結果有好有壞,先說心跳帶,很簡單,它不是ANT+的Edge 500抓不到Power Pilot這條心跳帶,Power Pilot的碼錶讀取ANT+心跳帶沒問題,後來看手冊,手冊上只寫到這是一條5.3 Khz HR Monitor,加上心跳帶上沒有ANT+的字樣跟圖示,所以我先暫時假設原廠附的心跳帶用的不是ANT+協定,這是最壞的消息。
速度感測器跟迴轉率感測器都是ANT+的沒問題,Edge 500都抓得到也沒問題,最後一點就是,Power Pilot碼錶能夠用Garmin GSC-10這個速度/迴轉率兩用的感測器嗎?因為我車上原本裝的就是這個,我的打算是用Power Pilot的速度感測器抓速度,用GSC-10抓迴轉率,答案是不行,Power Pilot的碼錶抓不到GSC-10的訊號,原因我猜是Power Pilot不支援GSC-10這種共用ANT+ ID的混合訊號,啥是ANT+ ID大家可以先不管,總之Power Pilot不能用就是了
這樣在一般使用會有點困擾,如果你的車是訓練台路騎兩用的話,有一個共用的辦法是這樣,如果你的車裝有PT功率後輪,那就把Power Pilot的迴轉率感測器裝在車上,然後車用碼錶(Edge 500)跟PT配對即可,這樣一樣有功率、速度、迴轉率資訊。要再跟Power Pilot迴轉率感測器配對也可,等於是雙重保險,上訓練台拆掉PT功率後輪跟車用碼錶,然後Power Pilot碼錶就用它自己的感測器就沒問題了。
本來我想試試Edge 500跟Power Pilot碼錶雙刀流的,這樣可以交互檢查很多事情,不過心跳帶不能共用就先做罷了,基本上Power Pilot安裝上要注意的大概就是這些。
下一篇是Power Pilot設定篇,從設定可以看出一些東西,一些我原本都想錯的東西。
剛剛還想到一招,如果沒有PT功率後輪,但是車用碼錶用的是Garmin之類的GPS碼錶,那一樣可以把Power Pilot迴轉率感測器裝在車上,跟車用碼錶配對,這樣速度用GPS計算,迴轉率用Power Pilot感測器計算,一樣沒有啥問題,雖然我不太喜歡單獨用GPS算速度就是了。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今天的主角是這個,電風扇專用的碼錶套件 www.lemondfitness.com/product_detai... 功能請參考原廠網頁,接下來我會盡量說仔細,比手冊還仔細我保證。
整套連電風扇裝起來大概就是這樣,電風扇基本上就是一個不用插電的固定式訓練台,裝上Power Pilot後也一樣,所以碼表本身跟感測器都是裝乾電池運作的。
碼表本身蠻大的,螢幕也蠻大的,幾乎所有的資訊都在上面,可以裝在龍頭、橫把、甚至輪胎上。從螢幕大概就可以看出來這個碼錶的功能,可以顯示速度、迴轉率、心跳、功率等資訊,其實還有距離跟熱量,分別是跟速度、心跳共用欄位。
當然這些數據不會憑空跳出來,總是要透過一些手段,方法主要是透過三個感測器, 分別是心跳帶、迴轉率感測器、速度感測器。
在畫面中,心跳帶就地上那條,迴轉率感測器是後下叉上那個方方黑黑的,束線帶沒剪掉的那個;速度感測器在右邊那個黑色的大飛輪的旁邊,一個銀色的小東西。心跳帶原理就不講了,迴轉率感測器跟一般的一樣是透過曲柄的磁鐵感應,速度感測器比較麻煩一點。
這樣看比較清楚,基本上速度感測器就是鎖在支架的頂端,旁邊就是黑色的大飛輪,然後請注意飛輪上那個圓形螺絲下面的那個小小片金屬,那個是磁鐵。所以其實原理都一樣,透過電風扇預先留好的孔位跟磁鐵,速度感測器就是這樣把一圈一圈的計次資料傳回碼錶,然後由碼錶算出速度,三個感測器大致就是這樣,其實原理都一樣啦。
再來要聊的是配對這件事,我原本以為這三個感測器都是ANT+的感測器,所以一個想要知道的是跟ANT+碼錶的相容性,啊就是Garmin Edge 500啦!不過結果有好有壞,先說心跳帶,很簡單,它不是ANT+的Edge 500抓不到Power Pilot這條心跳帶,Power Pilot的碼錶讀取ANT+心跳帶沒問題,後來看手冊,手冊上只寫到這是一條5.3 Khz HR Monitor,加上心跳帶上沒有ANT+的字樣跟圖示,所以我先暫時假設原廠附的心跳帶用的不是ANT+協定,這是最壞的消息。
速度感測器跟迴轉率感測器都是ANT+的沒問題,Edge 500都抓得到也沒問題,最後一點就是,Power Pilot碼錶能夠用Garmin GSC-10這個速度/迴轉率兩用的感測器嗎?因為我車上原本裝的就是這個,我的打算是用Power Pilot的速度感測器抓速度,用GSC-10抓迴轉率,答案是不行,Power Pilot的碼錶抓不到GSC-10的訊號,原因我猜是Power Pilot不支援GSC-10這種共用ANT+ ID的混合訊號,啥是ANT+ ID大家可以先不管,總之Power Pilot不能用就是了
這樣在一般使用會有點困擾,如果你的車是訓練台路騎兩用的話,有一個共用的辦法是這樣,如果你的車裝有PT功率後輪,那就把Power Pilot的迴轉率感測器裝在車上,然後車用碼錶(Edge 500)跟PT配對即可,這樣一樣有功率、速度、迴轉率資訊。要再跟Power Pilot迴轉率感測器配對也可,等於是雙重保險,上訓練台拆掉PT功率後輪跟車用碼錶,然後Power Pilot碼錶就用它自己的感測器就沒問題了。
本來我想試試Edge 500跟Power Pilot碼錶雙刀流的,這樣可以交互檢查很多事情,不過心跳帶不能共用就先做罷了,基本上Power Pilot安裝上要注意的大概就是這些。
下一篇是Power Pilot設定篇,從設定可以看出一些東西,一些我原本都想錯的東西。
剛剛還想到一招,如果沒有PT功率後輪,但是車用碼錶用的是Garmin之類的GPS碼錶,那一樣可以把Power Pilot迴轉率感測器裝在車上,跟車用碼錶配對,這樣速度用GPS計算,迴轉率用Power Pilot感測器計算,一樣沒有啥問題,雖然我不太喜歡單獨用GPS算速度就是了。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LeMond Fitness Power Pilot 整合
LeMond Fitness Power Pilot Integration( LeMond Fitness Power Pilot 整合)
Power Pilot亦允許上載規定格式的訓練課程到控制主機內,這些訓練可以是以心跳或是功率為基礎,並判斷使用者訓練結果。
請留意以功率做為基礎的訓練計劃,特別是由功率大師 Hunter Allen 所設計的訓練課程。
我們很榮幸的為你介紹這個整合性的產品!
789CYCLING FOR U!
HAVE A GREAT RIDE!
訂閱:
文章 (Atom)